【活動新聞】【從洄游到共創】南應大USR社群 體驗在地融合與地方創生實踐

       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USR計畫暨社會影響力教師社群於114年7月4日舉辦「USR計畫融入場域發展與未來」導覽活動,實地走訪七股「鹹鹹夢享村」,透過融合自然體驗與創意思維的五感學習課程,展現大學社會責任於在地實踐的多元可能。

        本教師社群由本校永續發展暨社會責任實踐推動辦公室負責籌組,並不定期舉辦增能交流活動,以促進USR計畫團隊與對USR議題有興趣的教師間的對話與合作。活動至今已辦理三場主題講座,深入探討了「USR課程執行與影響」、「利害關係人資料蒐集與探討」、以及「USR商品開發與產出」等議題,藉此豐富參與教師於USR計畫執行與教學實務方面的經驗。

        本次活動推動辦公室委請「戲水鯤鯓-濱海環境永續計畫」主持人楊馨茹助理教授依其多年耕耘濱海場域的經驗協助策劃,設計導覽與體驗相關課程,協助教師社群深入理解USR計畫中學校與場域合作的操作模式與教育應用。

        「鹹鹹夢享村」原為七股後港國中校區,現由大台南好生活協會認養營運,積極打造為地方創生平台。已有九個社群單位進駐,包括:台灣濕地保護聯盟、台灣環境規劃協會、台南市攀樹運動發展協會、三日工作室及本校室內設計系楊馨茹老師所帶領的USR團隊,逐步建立起共學、共創、共構的社區合作網絡。

        活動設計兩項體驗課程,兼具探索精神與創意實踐。首先,由良木攀樹教育工作室連啟明老師帶領的「攀樹體驗」,透過穿戴專業裝備攀爬樹木,學習生態友善的互動方式,並在過程中親身感受林間生態的震撼。另一項「文學創作體驗」則由三日工作室陳榕笙老師指導,透過圖像詩創作、剪貼與蓋章等手法,將攀樹過程中的視覺、嗅覺、聽覺、觸覺與懸空感,轉化為富含情感與個人色彩的文學作品。陳老師身為土生土長的台南囝仔,從北部洄游返鄉投身地方創生,藉由文學深化在地連結,展現學者參與地方創生的動能與價值。

        本次活動讓參與教師親身體驗USR計畫以場域為核心的教學模式,串聯協會與多元社群進駐,以及洄游學者返鄉參與,逐步勾勒出地方創生的行動脈絡。此舉不僅體現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精神,更讓教學由教室延伸至社區、由理論走向真實現場。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將持續推動USR教育,深化教學與社區的連結,拓展五感學習的實作經驗,致力培養具有行動力與社會關懷的未來人才。

【活動新聞】【從洄游到共創】南應大USR社群  體驗在地融合與地方創生實踐圖片
【活動新聞】【從洄游到共創】南應大USR社群 體驗在地融合與地方創生實踐
【活動新聞】【從洄游到共創】南應大USR社群  體驗在地融合與地方創生實踐圖片
【活動新聞】【從洄游到共創】南應大USR社群 體驗在地融合與地方創生實踐
【活動新聞】【從洄游到共創】南應大USR社群  體驗在地融合與地方創生實踐圖片
【活動新聞】【從洄游到共創】南應大USR社群 體驗在地融合與地方創生實踐
【活動新聞】【從洄游到共創】南應大USR社群  體驗在地融合與地方創生實踐圖片
【活動新聞】【從洄游到共創】南應大USR社群 體驗在地融合與地方創生實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