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期(112-113)|HUB|戲水鯤鯓-台南濱海觀光遊憩創新計畫
目標與架構
【問題意識與計畫目標】
以台南濱海場域為主的遊憩創新,主要歸納為四大主題,第一主題為低碳旅遊:綜觀台南現有的觀光發展,景點與遊客並非經營的難處,主要的困難是過多工業化的商品、模組化的銷售模式,不具有地方特色,更造成大量的碳排,因此如何因地適宜的發展在地觀光,利用現有在地特色強化,以達就地銷售與推廣,不僅可以減少碳的排放量,更能夠突顯地方特色,成為民眾非來不可的理由。至於如何達到在地旅遊的重遊性,則需要靠後續的三大主題來合作,首先強化對環境的基本認知,讓民眾了解在地故事與文化,以增加地方認同感,進而有更深刻的體驗,而關注並喜愛上場域;,其次因場域濱臨海岸線,更需要鏈結在地生活、食衣住行與海洋文化的知識;最後以本校文化創意發展特色,結合材料產品的開發、地方特色的歸納,發展具有在地產特色的相關產品,以達到增進台南濱海場域的辨識度。
【計畫執行重點】
計畫執行面向以永續旅遊為主軸,將規劃台南濱海的水上遊憩發展,藉由旅遊、餐飲與室內設計等科系老師,跨域合作共同規劃,將遊程從水域到社區做連結串聯,規劃低碳旅遊行程,進而提升國人海洋教育知識。舊有社區旅遊發展常遇到的困境,是缺乏年輕人的投入與參與,透過大學端人才培育的訓練,建立人才對接產業的窗口,帶領學生學習並逐步與社區串連,不僅能提升學生學習入世的價值觀,更能夠讓社區旅遊具備更多創新的發展。
本計畫包含了永續旅遊的食、宿、遊、購、行等面向,讓旅遊可以強化社區的特色,以統一的IP設計,來協助在地遊憩發展,除能進一步打造社區亮點,統整現有資源,以完善永續遊程規劃;更能進一步提升社區旅行競爭力,達到永續旅遊之目的。
主要執行內容,可歸納為低碳旅遊、環境教育、食魚教育、創新文創等四大主題,第一年度將以七股、南區與安平為主要發展場域,並南北向發展;第二年度逐步增加媒合單位,為台南濱海一帶的遊憩,進行產業創新(研究在地素材與循環設計)進而活絡(帶領學生參與並協助地方推廣與行銷)在地發展。
團隊成員
|計畫主持人|
旅館管理系 劉修祥教授、室內設計系 楊馨茹助理教授、商品設計系 郭藤安助理教授
|協同主持人|
企業管理系 張人懿教授、幼兒保育系 歐純純副教授、室內設計系 仲間浩一專案專技副教授、運動休閒與健康管理系 謝旻諺助理教授、多媒體動畫系 卓瑛桓助理教授、餐飲系 蔡安鎮專技助理教授、養生休閒管理系 侯典轟專案助理教授、養生休閒管理系 梶原宏之專案助理教授、室內設計系 陳宛宜講師
媒體報導
南應大|2024.02.21|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入圍第五屆USR大學社會責任獎
臺灣時報|2024.04.10|南應大「戲水鯤鯓國際交流」 從遊憩學習生物多樣性!
享新聞|2024.04.10|南應大執行USR HUB戲水鯤鯓計畫 帶學生體驗生態與環境的密切關係
勁報|2024.04.17|南應大 USR 跨大步活化產業 跨躍・跨悅
中華日報|2024.04.18|南應大USR社造串連地方創生
1111NEWS產經新聞網|2024.04.19|「走跳鯤鯓•鯤鯓再造」—南應大做夥來
工商時報|2024.04.23|南應大在地創生環境共榮 成果豐碩
勁報|2024.10.10|南應大×聚恆產學攜手:漁電SUP體驗探索生態遊憩新模式
中華日報|2024.10.11|南應大漁電SUP探索生態遊憩新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