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
(第四期)USR萌芽型 梓想與你鄉遇—梓官農業價值實踐

在都市化進程中,農地逐漸消失,根據國土計畫調查,各縣市政府已將87%的都市計畫農業區劃為都市發展用地,全國約87,045公頃。未來,縣市政府將變更更多非農業用地,其中高雄市面臨嚴峻挑戰,特別是梓官區。該區位於高雄市西南沿海,面積僅11.6平方公里,卻擁有250公頃的蔬果種植面積,每日產量達20萬噸。然而,當地的品牌能見度較低,且面臨五大挑戰:
1. 人力困境:缺乏有效整合人力及地方資源。
2. 環境困境:食農與環境條件限制,影響產量及人力運用。
3. 文化困境:蔬果產銷特色式微,難以傳承產地文化及情感記憶。
4. 地主困境:都市發展使土地價值上升,農地地主變賣意願增強。
5. 企業困境:周圍科技園區企業擴大,農業價值未能融入企業合作中。
為應對這些挑戰,團隊經過一年的先導研究,擬定了三年期的計劃,著重四大策略:農務人才智慧化、農業經營優質化、綠色療癒產經化、農產行銷複利化,並提出八項執行項目來實現目標:
1. 數位智能農業導入:提升農業生產效益。
2. 多元人才培力與創新應用:增強人力資源整合與創新應用。
3. 產量優化與技術應用:推動環境永續學思課程,優化生產流程。
4. 生態-生產低碳增能:推動健康飲食理念與低碳環境建設。
5. 綠色療癒產業:促進企業與園區合作,提升員工健康。
6. 梓官生態文宣:塑造區域特色,提升品牌知名度。
7. 台越農創媒合機制:加強國際合作與技術交流。
8. 推動園藝療法:改善員工健康與壓力管理。
這些策略將促進農業生產效益、提高土地利用價值、推動企業合作、強化文化傳承、並提升環境意識。此外,本計劃將依照SDGs(可持續發展目標)8、11、12指標進行執行,並針對ESG(環境、社會、治理)永續發展目標進行規劃,透過GRI通用準則進行評估和成效檢視。
這些策略和執行項目,將不僅對梓官區的農業發展帶來長期效益,還有助於提升社會、經濟與環境的整體可持續發展。
ImgDesc
瀏覽數: